近期,央视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于成龙》受到观众热议。于成龙为官二十多年,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被清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受到后世万民敬仰,成为历史佳话。然而,人们在赞誉于成龙清廉为官的同时,万万不能忽略他的另一面,那就是难能可贵的担当精神。
从对罗城县贪官劣绅巧取豪夺乡民土地的追缴,到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从重审“通海案”为无辜的海民平冤昭雪,到不畏权势,斩杀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的皇亲国戚;从带兵剿匪平定一方、招抚安民,到取消腐败渊薮、积习难改的“火耗”,无不体现出于成龙为民请命、敢于担责、办事干练的担当精神,这也是三得“卓异”美名的重要原因。
“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然而,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忘了党和人民嘱托,忘了肩上的责任,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和尚”不撞钟,遇事推诿扯皮、敷衍了事,不敢担责、不愿担责。在他们看来,只要自身干净、不贪不占、保住位子、保住待遇就行,至于脚踏实地、干了多少工作、为群众解决了多少难题,都无所谓。近日因治理环境污染不力被“一锅端”的某县环保局领导班子就是实例。
干部干部,干字是当头的。“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成多大事业。党员干部是时代的先锋,必须爱岗敬业、奋勇争先。没有担当,遇事退缩、畏葸不前,社会的正常运转都有困难,谈何事业发展、国家富强?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将责任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摒弃僵化停滞、因循守旧、不愿担责、不敢超越的陈旧观念,身先士卒做推动发展的“加速器”,解决矛盾的“润滑剂”;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发扬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不图虚名,深入实际,扎实苦干。
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需要勇气,也需要实力和智慧。胸中无策,不知所措;举措有力,事半功倍。唯有持续学习、善于学习,结合实际工作,把自己摆进去,在推进工作中提高能力,不断蓄能充电,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才能在工作中既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又不超越权限、滥用职权,才能以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解决实际困难、破解发展难题。
担当,是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从“实干兴邦”到“埋头苦干”,再到“撸起袖子加油干”,“干”是始终不变的主题。面对改革的艰难险阻,面对发展的爬坡过坎,面对群众的利益诉求,每一位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勇于担当,把肩上的担子扛起来,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编辑:党群工作部杨小杰)